仓颉是中华民族的字圣、字祖,以《仓颉书》为标志的仓颉造字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汉字文化——仓颉文化,但仓颉是人不是神。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由于有人对仓颉造字故事中“天雨粟鬼夜哭”和“仓颉四目”没有正确认识,从而在仓颉文化的学习中出现了偏差。为了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发展好仓颉文化,让仓颉回归人间,有必要对仓颉造字活动的有关描述作以探讨。
01、再认识神话和传说
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分为传说时代、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,其中传说时代大约1500年。仓颉是传说时代的人物,仓颉造字是传说时代的故事,我们有必要再认识神话和传说。
我们通常说的“传说”包括神话传说(亦称神话)和传说。神话和传说都是在讲故事,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,其内含远古人类生存境况以及对生活目标、幸福和理想的追求,不同年代,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古人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,有着一定文化、思想和科学价值,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组成部分。
神话和传说在普遍性(共性)的情况下,各自有着特殊性(个性)的区别。
从思维方式来看,神话主要是虚拟思维,它的故事情节几乎全部为虚构,时常包含不受现实逻辑和常规限制的各种奇特现象,是人类主观世界想象的产物。而传说主要是逻辑思维,遵循记事要素的要求,从而它包括人物在内的故事基本是真实的,或者说以真实为主,以虚构为辅,通常与历史上的实有人物和事件紧密联系。
展开剩余89%传说的真实性不仅指的是故事的真实,而且更重要是指它所传承的历史、文化、宗教和科学的真实。这种科学应包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。思维科学往往是科学的萌芽和雏形,它是指遵循自然、历史和现实统一性、一致性和协调性的逻辑思维。
传说有时虽有宗教色彩,但却记载着一些真实事件,成为人类历史、文化、宗教发展独一无二的线索。虽也有虚构成分,但其主要部分是基于一定历史事实或现实基础而创作的,受到历史和现实的制约,部分传说可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与历史事实相融合。
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,神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故事表现出一种超人间、超自然的奇异力量,强烈反映一种宗教信仰;而传说主要表现的是牺牲个人利益,不顾个人安危,为国家为民族的英雄,或发明创造推动历史进步的人物,传达一种社会价值和追求。
从表现手法来看,神话多是浪漫主义的手法,其类型有创世神话、英雄神话、传说神话(或神话传说)和神话寓言等。其中,神话传说是神话的一种常见形式,用一些奇丽的幻想来编织故事,是古人关于神灵、精灵、鬼怪等其他超自然生物的传说,通常包括人与神之间的互动和冲突,表现神明与凡人之间的关系,富有浪漫主义色彩。传说多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,表现为一种人类社会的人和事,是一种传统的、轶事性的故事,通常与某人、某事或某地相关,属于口头流传的故事,具有传奇性、历史性和现实性。
从故事对象来看,神话故事的对象、角色多是日月星辰、山河草木、飞禽走兽,人兽、人神、神灵、精灵、魔鬼等,它们被赋予灵性或神仙、鬼怪的形象和力量,扮演各种形式的角色,反映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,满足人们对神秘、异想、梦幻的向往,表达人物性格、品质、道德行为,具有超自然的成分和浓郁的宗教色彩。其既有真实的人物,也有虚构的人物。
传说故事的对象、角色多是英雄人物、历史人物。传说的主人公通常是某一民族的古代英雄或某项发明创造的人物,这些英雄和人物虽有非凡能力或经历,但根本上是人,比如黄帝、大禹等,他们在历史上有一定真实原型,被人们赋予一些传奇色彩的故事而流传。
从内容来看,神话的内容常与超人间、超自然现象的神灵、鬼怪活动有关,情节夸张、离奇,展现远古人类对自然、社会、灵魂、宇宙等问题的思考和想象、理解和感受,以对超常能力的崇拜和追求来表达对美好的向往,反映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;传说的内容一般基于历史事件、人物或地方风俗等进行演绎和加工,有一定历史依据或文化背景,情节更贴近现实生活,譬如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,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苦难与对封建统治的反抗。
02、再认识“天雨粟鬼夜哭”
在仓颉造字、仓颉文化的历史发展中,“天雨粟鬼夜哭”是半途而融入的。
在战国(前475—前221年)时,在《世本·作篇》一书中第一次出现了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的描述,其可谓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的始创,可谓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的出处。
自此,中国文化中有了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的故事。
接着,《鹖冠子》(战国)之《王铁》(《鹗冠子·王铁》之“鹗”系误称)篇中又载:“‘天雨粟,鬼夜哭’,方是之时,至德衰矣。”
在200多年的历史中,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一直是单列单行,但到了西汉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。刘安所著的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对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有了文化跨界的新记载:“昔者仓颉作书,而天雨粟,鬼夜哭。”
自此,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迈进了仓颉造字、仓颉文化的门槛,成为仓颉造字、仓颉文化一个辅助元素,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被赋予新的文化含义,为仓颉造字、仓颉文化的提升和发展添砖加瓦,创造了新意境。
随后,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多出现在仓颉造字、仓颉文化之中。譬如:《春秋元命苞》(西汉末、东汉初)、《历代名画记·叙画之源流》(唐代)、《明一统志·人物上古》(明)、《禅通纪》(明末)、《乾隆白水县志·卷三·列传》(清)、《平阳府志》(清)、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《白水县志》和《外记》等多有记载。
那么,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寓意是什么呢?
就字面而言,“天雨粟”即是粟米像雨一样从天而降。在古代社会,粮食是百姓生活的依赖,而天“降”粮食之事则被视作一种超出现实和自然规律,不可思议的上天造物。“鬼夜哭”即是鬼在夜晚发出哭泣之声。由于百姓因“天雨粟”而吃喝不愁,生活幸福,妖魔鬼怪费尽心思,黔驴技穷,想让百姓过苦日子,瘦骨如柴,控制主宰,作威作福的邪恶目的再也无法达到,挫败至极而在夜晚嚎啕大哭。
所以,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象征老天对老百姓的恩赐和丰裕,寓意老天对百姓的庇佑和爱护,今后再无自然灾害和妖魔鬼怪对百姓的侵扰,反映了百姓的生活愿望和追求。
这是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没有加入仓颉造字活动的原本寓意,但自融入仓颉文化大道之后,它有了进一步的引申含义。
“天雨粟”,一方面由于文字的发明,将极大地加强农业生产的组织活动,种植技术和生产力都将得到很大提高,不远的将来粮食一定获得丰收,百姓不再担心吃饭问题,幸福就要来临,预示文字这一伟大发明将改变世界,造福社会;另一方面由于仓颉造字成功,从此人民就可以用它来表达思想和情感、记载日常事情,结束结绳记事的历史,人们奔走相告,感动了上苍,以“粟雨”的方式表示庆贺,从而天地间发生了“天雨粟”的奇异现象,反映了文字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,体现了古人对仓颉造字的敬畏和崇拜。
“鬼夜哭”,一方面由于仓颉造字以后,百姓有了智慧,再不相信鬼怪,从此鬼怪担心文字可以准确记载它们的所作所为,今后祸害百姓的阴谋将被揭穿,作恶的隐蔽性不复存在,无处藏身而遭到痛打,因此鬼怪夜晚嚎啕大哭;另一方面,古人认为文字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,能够沟通天地,发现事物本质,揭示世间真理。仓颉造字成功后,这种神秘力量被释放而为人民所用,推动社会文明进步,迷信时代将要终结,从此鬼怪无任何立足之地而恐惧万分,因此鬼怪夜晚哭天喊地。
所以,《淮南子》记载说“天雨粟,鬼夜啼”。“造化不能藏其密,故天雨粟;灵怪不能遁其形,故鬼嚎哭。”
由此可见,“天雨粟鬼夜哭”是以虚拟思维的方式,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,以有生命能动的“天”“粟雨”和“鬼”为对象,为角色,以跨界和超人间、超自然的奇异力量而艺术创作的一个故事。
所以,这个故事是神话而非传说。
由此可知,仓颉造字、仓颉文化引入“天雨粟鬼夜哭”的神话故事以后,非但没有否定、虚化仓颉造字传说,反而如虎添翼,更给力,更深化和提升了仓颉造字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,使人们更敬重仓颉和仓颉造字,更热爱仓颉造字和仓颉文化,仓颉造字传说的历史性、真实性和客观性更深入人心,从而促进了仓颉文化的更好传承和发展。
03、再认识“仓颉四目”
在仓颉造字、仓颉文化的历史发展中,关于“仓颉四目”有很多描述。譬如《春秋元命苞》写到:“仓帝史皇氏,名颉,姓侯冈,龙颜侈侈,四目灵光,实有睿德。……于是穷天地之变,仰观奎星圜曲之势,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,而创文字。”
诸如此类的还有:《禅通纪》《历代名画记·叙画之源流》《万姓统谱·卷五十二》《明一统志·人物上古》《乾隆白水县志·卷三·列传》《平阳府志》和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等。根据这些记载,徐悲鸿1916年创作了“四目灵光”的仓颉水彩画像。
显然,人类拥有四只眼睛是完全不可能的。因为,医学已给出答案,四只眼睛就是“重瞳现象”,而这种异象是一种病症,非正常人所为。所以对任何人来说,四目并不是正面的反映,更不是一个人“光辉”形象的呈现。因而,如果有人把“仓颉四目”理解为一种真实存在,不仅盲目无知,而且导致仓颉“重瞳现象”而成为一种病态,那就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,也是非科学的行为。
当然,“仓颉四目”由于缺乏神话和传说的特征,它也不是神话和传说,而是在仓颉人物、仓颉造字故事真实性基础上的一种“虚构”,通过虚构表现为一种象征的艺术手法,以满足深刻寓意的需要。
所以,包括虞舜、重耳、项羽、吕光、高洋、鱼俱罗、李煜等人在内,有关四只眼睛的历史描述都是一样的,都是创作的一种手法,都是为表达服务的。
仓颉为了造字,不但要找到道法自然——字法自然的造字方法,发明象形造字法首创象形字,诠释书画同源说和孕育六书理论,而且还要从大自然中发现“灵龟负书”,找到造字的原始符号——龟甲上的点、线段、曲线和图案四种原始符号,成就第一国书——《仓颉书》所需要的原始“笔画”,从而完成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千秋大业。为了表达和反映仓颉这种创造精神、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,古人富有创意地虚构了“仓颉四目”,以突出对仓颉大智慧、超强观察力和卓越贡献的崇拜、敬仰和赞美。
况且,在古代由于科学的限制,人们不仅不认为“重瞳现象”是一种异症,而且还相信拥有更多的眼睛就会更全面、更深刻地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,仓颉被赋予“四目”,象征着仓颉能洞察世间万物,认知一切存在的真相。
当然,由于仓颉对汉字创造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而被尊为“仓圣”“文字之祖”,而“仓颉四目”的虚构就是为了一定程度地增加他的神秘色彩,以进一步维护他的历史地位,以更好地表现他的神圣。
由于仓颉具有超强的观察力,所以诸多记载仓颉造字的活动都有仓颉“观察”的强力表现。譬如:“仰观奎星圆曲之势,俯察龟文、鸟羽、山川、指掌而创文字”(《禅通纪》);“观奎星圜曲之势,察鸟兽蹄远之迹,依类象形,始创文字”(《乾隆白水县志·卷三·列传》);“于是穷天地之变,仰观奎星圆曲之势,俯察龟文鸟羽山川,指掌而创文字”(《明一统志·人物上古》),等等。
这些都反映了仓颉是文字之神的传说,真实表现了仓颉从天上的风雨雷电、日月星辰,到地上的山川河流、飞禽走兽的观察,最后把它们收集、整理和记录下来,便创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,开创了华夏汉字文明的先河,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。
由此而看,由于仓颉造字活动和第一国书——《仓颉书》文字系统的存在,仓颉造字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故事,而是蕴涵了丰富的自然性、文化性和科学性。它的文化体系中,清晰的表现出以传说为主,神话为辅,虚构为次的格局。其中,传说是根本,是基础,没有传说便没有仓颉造字和仓颉文化,神话和虚构都是为传说而设置的,为提升仓颉文化而艺术创造的。所以,我们既不能用传说代替神话,也不能用神话否定传说,更不能因有虚构的成分而无视传说的真实存在①。传说是仓颉文化之树的灵魂和生命,神话和虚构则是绿叶和红花,让仓颉文化有了浓郁的色彩和诱人的芳香。
“凤凰衔图”或“玄扈凤图”已被清理出仓颉造字、仓颉文化的门户②,作为“灵龟负书”的仓颉造字原始符号已得到考证和论述③,现在又对“天雨粟鬼夜哭”和“仓颉四目”做出鉴别,仓颉文化生态得到进一步净化,其自然美、纯净美和神圣美更加彰显。所以,在欣赏仓颉造字故事的同时,我们要自觉地从中发现古人对自然、宇宙的探索,领悟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追求,学习古人勇攀高峰创造世界的精神,正确认识仓颉这个历史人物,理性思考仓颉文化的科学内涵,从而高质量地促进仓颉文化绿色可持续发展。(2024年12月21日)
注:
①获得“国字号”证书的《仓颉造字洛南考》和《浅析<河图玉版>记载仓颉造字一文》对仓颉造字的历史真实性已作了考证和说明。
②《洛南仓颉文化博览馆“玄扈凤图”不可取》等文,已说明“凤凰衔图”或“玄扈凤图”是今人所为,而非仓颉文化历史传承。
③获得“国字号”证书的《为什么仓颉造字灵感之物是金龟》一文,对“灵龟负书”——仓颉造字的原始符号已作了自然性、文化性和科学性的考证和论述。
本名郑金民,笔名兔卧荒山,陕西洛南人,独立学者,生命哲学学习者,陕西 “四宝文化”(仓颉、伶伦、洛书和洛河文化)研究者。著有《历史生命哲学规律体系》、《还原道的本相》等作品。
发布于:北京市加杠杆的股票,股票配资论坛资料大全,安庆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