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末年,由于汉室衰弱,整个中原地区四分五裂。各方英雄逐鹿中原,争夺权力,随之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战,数年后,局势暂时形成了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的局面。
刘备身为蜀国君主,立志复兴汉室,倾尽全力可惜终未成功。而作为蜀汉军师的诸葛亮,继承了刘备的遗志,发起了北伐战争,试图讨伐曹魏。然而,诸葛亮未曾预料到,自己重用的徒弟马谡在街亭一役中失误,使得北伐失败,也让蜀汉的命运遭受重创。在诸葛亮去世后,姜维接过了拯救国家的重担。虽然他未能力挽狂澜,但至少让蜀汉没有迅速崩溃。
提到街亭失守与马谡被斩,许多人不禁想,如果当时是姜维在守卫街亭,是否会改变局面?其实,赵云和魏延早已给出了答案。
展开剩余84%公元223年,刘备在白帝城去世,临终时将蜀汉的江山托付给了诸葛亮。此时,魏国联合孙权和孟获等大军,意图灭掉蜀汉,但诸葛亮以出色的谋略成功化解了多次危机。
接下来的几年,诸葛亮重视蜀汉内部的民生发展和军队训练,使蜀国逐渐走出了困境。然而,魏国拥有雄厚的国力,占据九州,若继续发展下去,蜀汉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。
从某种角度来说,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,更多的并非为了兴复汉室,而是为了减缓魏国的扩张速度,延长蜀汉的寿命。在这种情势下,诸葛亮认为,若想救蜀汉于危难之中,必须主动出击,寻找一线生机。
公元226年,魏文帝曹丕去世,继位的是曹丕的儿子曹叡。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,于是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,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战争。诸葛亮的北伐策略可以概括为两点:第一,速战速决,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;第二,让赵云带领一支军队作诱兵,走斜谷道,吸引魏军的注意,而自己则带领主力从陇西进攻天水一带。
诸葛亮的部署使得蜀军在初期取得了胜利,魏军失去了南安、天水和安定等重要地区。首战告捷,蜀国士气高涨,但诸葛亮并未沉浸于短暂的胜利之中,因为他知道,接下来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。
“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”,虽然蜀军已经占领了魏国的部分领土,但后勤供应问题依然悬而未决。由于大军离国内太远,粮草补给成了当务之急。为了确保后方供应线不受威胁,诸葛亮深思熟虑后决定将街亭作为防线的关键所在。
街亭位于陇山脚下,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然而这里的防守极为艰难。为了不让防线出现漏洞,诸葛亮不得不决定谁来镇守街亭。众将建议让魏延、赵云这类经验丰富的将领去担任这一重任,但此时,马谡突然自荐,称自己有能力防守街亭。
诸葛亮犹豫了一下,但最终同意了马谡的请求,尽管马谡缺乏领兵的经验。在诸葛亮的安排下,马谡带着军队前往街亭,途中还带着诸葛亮的锦囊,王平作为副将辅佐他。
到达街亭后,马谡决定将军队驻扎在陇山中,而非直接在街亭设防。街亭的防守本就薄弱,且地理位置容易被敌军突破,诸葛亮曾对街亭的防守表示过忧虑。马谡认为,如果将军队放置在陇山,敌人必定会受到山势的制约,从而能够轻松击退魏军。然而,王平则提出不同意见,认为应按照诸葛亮的命令在街亭立即设防,但最终还是未能说服马谡。
魏军很快抵达,曹叡派遣曹真牵制赵云,司马懿和张郃则带领大军进攻街亭。马谡认为自己的计划稳如泰山,但当张郃发动袭击时,蜀军却毫无准备。马谡没有做出有效反应,最终导致街亭迅速失守。蜀军的失败令人痛心,马谡被迫逃回大营,最终被诸葛亮处决。
这场失街亭、斩马谡的事件成为了历史上的一大悲剧,诸葛亮眼含泪水,心中有着无限的痛惜与无奈。马谡的失误,直接导致了蜀汉第一次北伐的失败。
然而,诸葛亮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教训,那就是识人用人。尽管马谡因自负而失去了街亭,但诸葛亮从此收获了另一个有才能的将领——姜维。
姜维原本是天水的一个士族子弟,深受父亲的影响,自幼热衷于军事。后来,他成为天水郡参军,并在诸葛亮北伐时屡次献计,为蜀军出谋划策。如果没有姜维的参与,蜀军很可能早早占领天水,魏国的进攻也将受阻。诸葛亮对姜维的军事才能十分看重,最终收他为麾下。
但姜维刚刚加入蜀汉时,并未引起太大的关注。直到诸葛亮去世后,姜维才真正展示了自己的能力,带领蜀军与魏国展开了多次阻击战。在诸葛亮病逝后,姜维凭借出色的战术和坚韧的毅力,延续了蜀汉的命运。尽管如此,姜维仍然未能彻底改变蜀汉的命运,直到刘禅投降魏国,蜀汉才最终灭亡。
如果当时是姜维守卫街亭,他是否能守住这一要塞呢?从姜维在其他战役中的表现来看,他无疑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。他在与赵云、魏延的对抗中表现出色,既有理论知识,又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。相比之下,马谡的纸上谈兵显得过于自信,最终导致了蜀汉的重大损失。如果姜维代替马谡,街亭的防线可能就不至于那么容易崩溃。
总的来说,姜维是一位出色的战术指挥官,尽管他刚加入蜀汉时并不为人所知,但他的成长和蜀汉的命运紧密相连。如果他能在街亭发挥才智,或许蜀汉的局势将会截然不同。
发布于:天津市加杠杆的股票,股票配资论坛资料大全,安庆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